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学习强国:义乌创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 打造思政育人“金名片”

发布时间:2025-07-15文章来源:学习强国 浏览次数:

如何将丰富的社会资源转化为鲜活的思政教材?义乌正给出一份创新答案。7月11日,一场关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地图应用体系的专题论证会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借此次会议之机,义乌积极落实教育部等十部门文件精神,在高效整合省市两级资源,构建“行走的思政课”上实现关键突破。

本次论证会由义乌市教育局和义乌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旨在通过 “省级地图引领+地方特色深耕”的双轮驱动模式,为全市大中小学打造一个数字化、体系化、可感可知的“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平台。

论证会特邀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肖香龙教授进行顶层设计指导。肖教授指出,浙江省正全力推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一张图”建设,旨在打破地域与校际壁垒,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义乌市的探索,正是省级战略在地方的生动实践。

联盟负责人在论坛会上介绍,义乌的实践教学地图并非另起炉灶,而是主动融入全省“大棋局”。通过对标省级地图的建设标准、数据接口与评价体系,确保义乌的实践点位能无缝接入省级平台,实现与全省优质资源的互联互通。这既提升了义乌思政教育的站位,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视野。

如果说对接省级平台是“引进来”,那么深挖本土资源就是“展出去”。义乌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这里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陈望道的故乡,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

联盟依托牵头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教研力量,创造性地设计了具有鲜明“义乌辨识度”的研学路线,这些路线将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使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行走中读懂中国、读懂浙江、读懂义乌。

论证会上,来自市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数管中心、文旅局、博物馆乃至国企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形成了强大的跨部门协同机制。这确保了地图点位的权威性、教育性与安全性,也为后续的数字化呈现与智慧化应用(如与市民卡、旅游App联动)提供了可能。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义乌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地图应用体系,是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的一次深刻创新。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学习载体,更探索出一条资源整合、数字赋能、协同育人的新路径。

下一步,联盟将充分吸纳论证会成果,加速地图的优化与落地,力争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地图打造成为义乌乃至浙江省思政教育的一张“金名片”,为培养能担当时代重任的“强国一代”贡献“义乌样板”。

新闻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609735988381567250&item_id=1609735988381567250&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宗相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