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编辑 陈显婷 通讯员 黄涛)"穿上军装的那一刻,我感到肩上不仅是家族的期望,更是保家卫国的责任。"近日,来自义乌工商职院机电信息学院2025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王富煜接过家族传承的接力棒,光荣入伍。至此,这个军人世家的红色血脉已延续四代,跨越七十余载风雨,用忠诚与热血书写了"一门四代兵,代代报国情"的家国篇章。

四代戎装:跨越世纪的红色传承
翻开王家的家庭相册,一张张泛黄的军装照串联起共和国的历史记忆:曾祖父1949年入伍;二爷王广1981年入伍,在内蒙古扎鲁特旗当炮兵;五爷王坤1986年入伍沈阳陆军;父亲王国清1996年入伍,于1997年获得“优秀士兵”的光荣称号,并于1998年7月1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而今,作为家族第四代的独子,王富煜放弃回家安逸地继承家族企业,主动选择参军入伍。
时代新篇:高学历青年续写强军梦
作为家族首位大学生军人,王富煜的抉择彰显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而他的选择,更得到了母校的高度支持。
由于受家族红色家风影响,他在校期间便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学校戎耀预征预储班,积极参与“戎耀青春季”系列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在新生军训中表现卓越,连续两年代表学院参加校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勇于担当,工作认真负责,曾担任学校香樟书院3号楼楼长,获校“优秀楼层长”荣誉称号;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无偿献血活动,获金华市高校无偿献血“热血之星”荣誉称号;勤学上进,获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如今更是圆满实现了迷彩梦,传承家族使命和报国志向。


家国同频:军魂淬炼的精神丰碑
入伍欢送会上,王富煜的父亲王国清激动地表示:“我这名老兵,30年后送自己的孩子新兵入伍,家族四代都有人参军,强国有我,青春无悔!”
这不是简单的职业传承,而是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王家四代从军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国家、荣誉、责任"的深刻内涵,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上树起了精神标杆。


王富煜参军入伍,是机电信息学院重视国防教育和人武征兵工作的缩影。据征兵辅导员介绍,学校一向有爱国拥军的传统,多次荣获浙江省征兵工作成绩突出先进单位等荣誉。
近年来,机电信息学院围绕学校“戎耀青春”国防教育实践育人体系和学院“青春红匠”思政工作品牌,聚焦“戎耀红匠”品牌建设,成立了“戎耀红匠先锋队”,旨在发挥退役大学生士兵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有志青年投身于国防教育事业和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做好兵员预征预储工作。

通过前期广泛的进班级、进课堂、进寝室“三进”宣传动员和细致的应征指导,今年春季,机电信息学院共有27名学子参军入伍,其中还有一名是二次入伍的退役大学生士兵杨泽宇,更有多名青年主动请缨奔赴祖国边疆,形成了持续的“参军热”现象。
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征兵工作体系,继续加强“戎耀红匠”品牌建设,进一步发挥优秀典型和退伍大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的机电学子参军入伍,报效祖国。
新闻链接:https://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2503/t20250319_26593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