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常规环节的扎实推进,10月31日下午,教学常规资料专项检查活动在望道楼404进行。活动由教育督导处负责人主持,校督导参加。

会上,教育督导处负责人指出,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的根本,教学检查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要高度重视此次检查工作开展的质量,找不足、补短板、凝特色、促提升。检查以分组形式开展,校督导分为四组进行独立检查,就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等教学资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并逐一进行记录与评价。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做实、做细教学常规资料等专项检查,以检查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为教师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教学工作注入源头活水,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附:教学常规资料检查优秀教师经验
“技术助推教学,数据提升实效”《办公软件应用》课程教学过程探索
机电信息学院 李方
掌握学情,提升教学针对性
开课前,通过网络调查工具,收集授课学生学情。如课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考证意愿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案例项目,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图1课前学情调查
平台互补,确保教学有效性
通过省平台提供项目教学微视频、客观题等资源,学生按需进行碎片化学习。课程组自主设计研发“操作题在线自动批改”系统,实时反馈批改结果,学生可及时检测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系统自动记录批改结果,可按知识点统计答错率,帮助学生精准找出问题,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对存在的典型问题,录制讲解小视频,提高答疑效率。

图2课中实训练习(在线自动批改与智能错题统计)
数据支撑,促进教学互动性
通过对学习数据的合理分析,全方位的答疑互动,有效监督和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落实。
强化平台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省平台、操作题测评系统中的学习过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阶段学习增量,对进度慢的同学重点提醒。

图3学习进度及增量分析
全方位互动助学,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利用多种技术软件开展课后答疑,除通过省平台讨论区外,利用钉钉直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利用远程控制软件对学生“手把手”指导,利用课堂酷平台匿名收集学生反馈信息等,促进教学互动性,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审核 曾瑞 编辑 宗相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