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跨越山海结友谊 研学赋能共发展——2025年摩洛哥义乌丝路学院师生研学项目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09-04文章来源:机电信息学院 浏览次数:


9月1日上午,2025年摩洛哥义乌丝路学院师生研学团闭营仪式在校智能制造科创实训基地举行。通过在义乌、金华、杭州等地的深度研学,来自摩洛哥蒙迪亚波利斯大学、奥米尼亚商业与技术学院的师生们,带着对中国发展的直观认知、对中华文化的深厚认同与对中摩友谊的真挚期待,为此次跨越山海的交流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副院长盛湘君出席闭营仪式并致辞,她表示从摩洛哥义乌商学院、丝路学院的建设,到“2+1”联合培养项目的落地,再到此次研学的圆满举办,我们始终以“开放、包容、共赢”为理念,推动中摩教育交流。此次研学,师生们不仅是“学习者”,更是“文化使者”,团队的到来让义乌更具国际范儿,也让中摩友谊更深厚。未来学校将继续拓展国际化办学路径:“我们会加强师资交流、推进课程共建,让‘2+1’项目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同时探索更多领域的合作,比如跨境电商、大数据技术,让中摩教育合作结出更多硕果。”

闭营仪式

多维探索,解锁浙江发展的“立体密码”

8月24日,摩洛哥师生开启中国之行,此次研学以“沉浸式体验、实践性学习、深层次交流”为核心,围绕产业实践、商贸活力、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四个维度展开“行走的研学课”。从义乌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基因,到杭州的“数字经济”活力,再到横店的“文化创意”魅力、金华的“历史底蕴”沉淀,师生们的足迹串联起浙江发展的多元切面,每一处行程都成为解锁浙江发展密码的“钥匙”。

开启研学项目

链接产教融合的“真实场景”

此次研学注重“产教结合”,让学生提前对接行业需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摩洛哥高校的合作,始终以“培养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团队走访市域产教联合体企业,了解中资企业在摩洛哥的人才需求。蒙迪亚波利斯大学副校长萨马尔?穆沙瓦布表示:“让学生提前了解行业趋势,为未来就业、回国服务本土企业做好准备,这正是两校合作的核心目标。”

企业实践

触摸全球贸易的“义乌脉搏”

作为全球小商品贸易的核心枢纽,义乌是此次研学的“核心课堂”。活动中,师生们走进“义新欧”班列始发地铁路口岸,看着满载货物的列车即将驶向欧洲、非洲,直观感受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互联互通的便捷与高效;深入国际商贸城,与商户交流议价、了解供应链运作,亲身体验“买全球、卖全球”的商贸生态。奥米尼亚商业与技术学院学生AYMAN ZOUBEIR直言:“此行让我真正理解了义乌‘薄利多销’的商业模式,这对我未来学习国际贸易太有启发了。”为了丰富实践体验的理论支撑,机电信息学院负责人以“义乌市场发展与创新创业”为主题授课,从“鸡毛换糖”的历史讲到如今的数字贸易转型,为师生们梳理了义乌商贸发展的脉络。

义乌商贸发展的脉络

感受创新驱动的“浙江速度”

从智能制造到数字科技,浙江的创新实力让摩洛哥师生频频惊叹。研学中,师生们走进杭州“强脑科技”企业,近距离观察工业机器人的精准操作、脑机接口技术的前沿应用;来到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亲手体验工业机器人编程、活字印刷术,感受前沿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交融;参观“吉利汽车”校外实训基地,师生们见证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完整生产链条,奥米尼亚商业与技术学院教师拉比尔感慨:“中国的工业效率达到了‘极致’,对细节的把控和对技术的敬畏,值得我们学习。”

科技探索

沉浸式体验文化的“深厚底蕴”

研学不仅是“知识之旅”,更是“文化之旅”。此行,师生们赴缸窑村体验陶艺制作,在泥土的揉捏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学习茶艺,从温杯、醒茶到冲泡,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东方礼仪;走进横店影视城明清宫苑,在仿古建筑群中感受中国古代宫廷文化;一路上,金华双龙洞的钟乳石奇观、佛堂古镇的明清建筑,都让师生们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进一步理解中华文化的多元与厚重。摩洛哥学生CHIMA ELMEDREJ在闭营发言中提到:“穿传统服饰、学茶道、爬溶洞台阶的经历,让我觉得自己不是‘游客’,而是‘参与者’,这种沉浸式体验让我真正爱上了中国文化。”

文化浸润

真情实感,凝聚中摩友谊的“温暖力量”

闭营仪式上,摩洛哥师生、中方院校代表纷纷发言,字里行间满是收获的喜悦、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不同的视角、共同的感动,汇聚成中摩教育交流的“真情答卷”。

作为“2+1”联合培养项目的首批学生,摩洛哥师生对此次研学有着特殊的情感。学生代表RABAB BENZYAT在闭营时坦言:“过去8天的经历远超预期,回国后我要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用到摩洛哥的经济发展中。”学生MOHAMED BOUHASSOUNE分享了自己对中国的“印象转变”:“来之前,我通过电影觉得中国是‘完美的未来都市’,但真正来到这里,我看到了上海的摩天大楼,也看到了义乌朴素的街区——中国不是‘完美的童话’,而是真实、多元、充满活力的国家。”

学生交流发言(部分)

摩洛哥高校代表的发言,既表达了对中方的感谢,也勾勒了两校合作的未来蓝图。蒙迪亚波利斯大学副校长SAMAR MOUCHAWRAB重申“务实、高效”的合作理念,希望选派来的学生们能成为摩洛哥与中国合作的桥梁,未来在国际贸易、大数据技术领域推动两国共赢。

SAMAR交流发言

奥米尼亚商业与技术学院院长MOHAMED HARIK特别感谢中方教师的付出,希望未来在课程共建、专业标准输出上深化合作,让更多摩洛哥学生受益。

HARIK交流发言

颁发结业证书(部分)

此次研学得到了中北非国际教育创新联盟的大力支持,联盟秘书长陈璐表示:“联盟将继续搭建平台,推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摩洛哥高校的合作,同时链接更多中北非国家的院校,形成‘中摩+’的教育交流网络,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贡献力量。”

联盟秘书长陈璐发言

未来展望:续写丝路交流新篇章,共绘中摩教育新蓝图

从古代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响,到如今“义新欧”班列的汽笛长鸣,中摩两国的交流合作跨越千年。此次摩洛哥义乌丝路学院师生研学项目,正是新时代“丝路精神”在教育领域的传承与创新。

跨越山海,友谊长存;研学赋能,未来可期。2025年摩洛哥义乌丝路学院师生研学项目圆满落幕。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以开放的胸怀、务实的行动,推动更多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落地。

(审核  周刚  陈宇鹏 编辑 王丹萍 )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王丹萍